中国楼市,正在快速回暖!一大波城市蠢蠢欲动……
2022年,楼市会怎么走?
上个月的高层会议,给出权威定调:
支持商品房市场 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 ,促进房地产业 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。
政策松动之后,多城楼市成交已经显著回暖!12月,多个城市蠢蠢欲动,二手房成交量节节攀升:
成都环比上涨101.97%
厦门环比上涨56.92%
北京环比上涨30.3%
连续两个月成交量放大,显示一个信号:中国楼市,正在快速回暖。
1
转折点真的来了!
自11月起,包括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成都等多个热点城市在内的二手房成交量都在上升。赶在元旦前,走出了一波翘尾行情。
其中,成交量飙升最快的当属成都。
11月份,成都二手房成交5600套, 环比暴增168%, 12月更是 突破1.2万套, 相比此前徘徊在3000-4000左右的成交量,这一数值已经 刷新了两年新高。
其余核心城市,也有不同程度的回暖。
武汉: 12月新房成交29861套,环比上涨56.09%, 创下2021年月成交新高;
北京: 11月二手房成交量13531套,止跌企稳,环比上涨25%,12月二手房成交15442套,环比再 上涨30.30%;
上海: 二手房成交量连续两月呈回升趋势,中指院数据显示,11月份上海二手房成交量逾1.4万套 ,接近2018年、2019年同期水平, 12月份更是突破1.6万套,再创新高;
广州: 据中原研究发展部数据,12月13日至19日广州二手住宅共成交484宗,环比 回升7.6%, 一手住宅成交2555宗,环比 增长12.2%;
此外,诸葛找房监测的十座重点城市中,厦门、杭州、青岛多地楼市成交也均呈现止跌回暖态势。
把目光再放宽,贝壳监测的重点50城二手房月度成交量同样出现了缓慢爬坡。到回暖最为显著的12月,成交量环比已经 上涨24%。
这足以说明,当下二手房市场已经筑底,部分优质城市正在走出低谷。
宏观销售数据也支撑了楼市回暖的结论。
克而瑞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,2021年12月,TOP100房企实现销售操盘金额9940.1亿元, 较11月环比增长32.4%。
当政策底到来,市场底也会逐渐显现。毕竟,量在价先,当量起来了,价格企稳也不会太遥远了。
2
当前市场正处于什么样的位置?
按照链式修复传导路径,成交回暖,首先带来的就是价格企稳。而这部分苗头已经开始出现。
据诸葛找房数据统计,12月重点十城的市场均价为39768元/㎡,环比上涨0.50%。 这是下半年以来,二手房价格首次止跌转涨。
不仅如此,已经有部分开发商扬言要收回折扣,发布了涨价计划。
例如,天津的保利拾光年表示1月1日起,价格上调5%,物业费、车位券赠送收回;广州的敏捷绿湖首府号称要全线涨价2%;厦门翔安某SOHO项目,表示1月1日起,复式产品权限上涨2000元/㎡。
不过,上述的涨价,也不排除是开发商的促销手段,为的就是营造焦虑氛围,冲一波年末销量。
毕竟,楼市的周期主要分四步走:
量价齐涨→价跌量涨→量价齐跌→价跌量涨。
目前的楼市成交上涨,更多的还是处于第四个阶段,要想正式迈入第一个阶段,还有一段修复时间。
现在的二手房市场回暖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信号。
如果信贷继续维持宽松,政策利好持续扶持,二手房市场成交继续上涨,将会迎来这样一个传导路径:
二手房成交回暖→业主信心增加→改善需求进入新房市场,带动新房成交量→房企回款,现金流压力缓解→房企积极拿地,土地市场回暖→带动商品房市场回暖
考虑到克而瑞披露的数据,截至12月末有逾8成房企未完成全年业绩目标,规模房企销售增速罕见出现负增长,可以判断市场的热度还没有完全恢复。
不仅如此,房企的压力依旧很大——
据信达证券测算,开发商在春节前的应付款压力仅农民工工资一项,应付款金额将 达到4568 亿元。
加上到期债务规模,2022 年高达 8194.7 亿元,今年春节前开发商的偿债压力还非常大。
就在12月31日,碧桂园集团在内部陆续发出数十个通知,对下辖的106个区域公司进行大调整,合并成65个。
要知道,碧桂园2021年以7208.6亿元的销售额,位列房企销售榜冠军。
但就连这样的房企,都悲观地表示,要做好过苦日子的准备。
可见,当前的行业出清还在继续。
为了避免这一风险,更大力度的利好政策还会持续推出,未来几个月,还会有更多城市出台补贴政策。
房地产的博弈,还在持续。
3
这波回暖,背后很大的原因是信贷宽松的政策托底带来的。
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,重点103城市平均主流首、二套房贷利率已经连续三个月下降,主流首套房贷利率为5.64%,12月较9月累计降约10个基点。
具体到不同城市,大连、绍兴、苏州三城下调30BP,天津调整至4.95%,就连楼市调控优等生深圳,首套房利率也明显下降,最低可至4.95%,引来一众中介集体刷屏。
不只是房贷利率下调,就连放款速度也在加快。
据人民日报记者实地走访,北京的放款时间已经从半年缩短至1个月,深圳更是在这方面使出了深圳速度,最快“1个工作日放款”。
这个速度,简直是生怕买房人会反悔。
从此前的“回去等半年”,甚至是“证明你妈给你的钱是你妈的”,到现在的“一天放款”,背后是房地产政策的一大转变。
自10月份开始,央行就开始对此前的政策进行“纠偏”。
金融司司长表示,部分金融机构对政策有误解,不敢给房企贷款。“原本应该合理支持的新开工项目得不到贷款”。
不仅如此,在后续的几个重磅会议上,相关部门还频频定调。
例如,12月25日,继“支柱产业”之后,住建部部长王蒙徽在接受央视专访时强调,“住房和城乡建设是 最大的内需 ,也是最大的国内消费市场,是稳增长扩内需、建设强大国内市场的重要领域。”
发声的调门,跟本月中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一以贯之,支持力度甚至更大。
此前,中央首次以“三重压力”形容中国当前经济现状,也着重强调了“稳增长”,随后,发改委副主任兼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 将房地产定义为支柱产业。
据中国房地产报报道,房地产行业通过直接和间接渠道合计拉动中国GDP增长25%左右(包括多轮传导效应)。
也就是说,如果房地产活动整体下跌10%,相当于拖累GDP增速2.5个百分点。
住建部部长还明确表示,房地产依旧肩负着重大责任:
“房地产市场的基本面没有变,住房需求依然旺盛。
当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3.9%,仍处在快速城镇化阶段,每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口1100万以上,带来大量新增住房需求;
同时,2000年前建成的大量老旧住房面积小、质量差、配套不齐全,居民改善居住条件的需求比较旺盛;
新冠肺炎疫情促使居民改善居住条件的要求更为迫切。”
这跟楼市黄大大的判断基本一致。
本轮市场的下行,主要原因更多的还是信贷收紧引发的成交阻滞和信心缺失,并非市场本身出现问题。
例如,自如研究院发布的《2021年上海长租市场观察》,其指出上海市每年新增常住人口18.52万人,其中70%需要租房居住。
这意味着,上海每年将新增近13万租住需求,未来5年将新增65万租住需求。
像这样的大城市,人口还在保持流入,需求依旧旺盛,不管是刚需还是改善,都有很大的市场尚待挖掘。
因此,对于普通人而言,当下是很好的置换时机,把小城市的房子置换到大城市,可以保住核心资产;
如果你所在的城市出现二手房成交快速升温,这意味着当地楼市正在回暖,不妨抓住折扣机会,遇到合适的新房就可以准备上车;
至于二手房还在波动的城市,如深圳、东莞等,可以继续保持观察。
相关新闻
- 2022-01-04多地楼市成交“翘尾”!2021年房地产销售额料突破18万亿元
- 2022-01-04降温成为2021年全国土地市场最大特点 “房住不炒”已深入人心
- 2022-01-042021百强房企销售额10年首现负增长
- 2022-01-04稳楼市要坚守“房住不炒”